随着中国互联网、物流、信息、金融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阿里、京东、苏宁易购、拼多多、一呼百应等中国电商巨头与新星不断崛起,受电商发展的冲击,中国实体商业面临一波又一波的“闭店潮”。
而随着2020年初的疫情突发,以社区商业为代表的的线下实体商业又在此情况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疫情期间,跨界的物流交通遭遇阻隔,电商购物短板暴露,病毒把分散人群赶回到了社区,以生鲜、药店、便利店等为首的社区商业成为生存物资的主要补给站,一个3000平方米的社区超市人流堪比周边 8 万平米购物中心的平均人流,据阿里数据分析,北京一个社区附近的盒马鲜生春节期间每天补货 3 次。
那么,在这种变幻莫测的时代潮流下,未来的实体商业究竟走向何处?如何预测其发展规律与趋势?或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商业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社会发展至今,我们强化了商品的“功能性交易”思维,然而当顾客期待交易的内容越来越多,还是停留于“功能性交易”的商品则越来越失去市场。
随着互联网的愈发普及,线上商业的发展不断壮大,但实体商业的作用和价值始终难以被电商完全替代。尤其在国家面临疫病、自然灾害等社会重大危机时,基于城市被封、交通中断的情况,电商购物的短板会被充分暴露,而社区便利店、生鲜超市等实体零售所发挥的作用则不能被忽视。
工业化时代的“标准化产品”和“功能性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升级的新需求,在个体化生活方式更加普及、生活节奏变得更加快捷的今天,尤其在一二线城市中,那些“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文化”的作品与艺术品更加受消费者的青睐和喜欢。
在新商业、新零售、新市场、新IP……不断涌现的今天,只有找到商业最底层的逻辑,摸准商业变化背后的规律,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准确把握实体商业未来的走向。